首页
新闻
科普
文化
服务
视频
达人
青少年
社区
农村
基地
场馆
专题
企业科协
搜索
北斗组网卫星发射升空、体细胞克隆猴成功培育、阿尔兹海默症新药顺利临床、单染色体真核细胞首次创建、“大科学装置”散裂中子源正式运行……刚刚过去的2018年里,我国一项项重大科技工程取得突破,引领世界前沿。从漠河之北到海南之南,从青藏高原到东海之滨,科技工作者的身影始终活跃在祖国的广袤大地。
欧阳自远,1935年生于江西吉安,中国探月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中国陨石学和天体化学领域的开创者,曾推动我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升空,指导制定了中国月球探测的近期目标和长远规划。
“一辈子全心全力只干一件事”
跟月亮“打交道”的人
“任何事情想要做得有声有色,每天只投入8小时是远远不够的,我热爱科研,享受科研,几乎无时无刻不想着研究。”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创始所长、首席科学家王中林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分享,“学生说我不会享受生活,我反问他,生活的定义是什么?科研就是我的生活,是我快乐的源泉。”
去年11月23日,《科学》杂志和SciLifeLab颁发的2018年度青年科学家奖揭晓,万蕊雪因其在剪接体三维结构及RNA剪接方面的研究成果,当选为细胞及分子生物学类别的胜出者。
为未来国产大飞机的研发燃烧青春与梦想,在创新实践的道路上披荆斩棘,不忘航空强国初心,牢记创新发展使命,用热爱与激情谱写新时代大飞机人的华美乐章,他就是中国商飞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新能源飞机项目预研总师张驰。